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 正文

时讯:每周猗赏 | 董念棻 绘《梅景图》

2023-05-09 03:56:40来源:上海古猗园

《每周猗赏》专栏由上海古猗园出品,每周一更新一件园藏珍品,旨在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带您共赏猗园珍宝,帮助您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领略我国不同艺术形态的魅力,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愿这些作品能为您在新的一周带来一些美的享受。

本周让我们一起通过这幅绘画作品,


(资料图)

感受画家笔下的美人美景相伴之美☟

董念棻绘 《梅景图》纵39厘米 横71厘米(外框)

上海古猗园藏

董念芬(1832-1899)清,字味青,号小匏,秀水人,耀子,书画皆承家法,书宗汉魏碑,画学陈淳,山水不多作。卒年六十八。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董念芬(一作念棻)(1832—1899) 〔清〕原名维城,字味青,号小匏、驷虬,浙江桐乡濮院镇人(濮院古称梅泾,属秀水县,今属桐乡市),董棨(字石农,号乐闲、梅泾老农)之孙,董耀(字继华,号小农、枯匏)之子,侨寓上海。

—《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

藐姑仙子爱山居

绝世风流画不如

别有出栖探未得

白雪深处隐茆芦

花光隐约遍西湖

静对芳姿细品题

策寒幽人真俪好

夜深独自踏春泥

丙申五月 仿叔美法

味腴仁兄夫人之属

小匏董念芬作 于梅泾州堂

时年六十又五

(落款参考)

丙申年

乃农历干支六十甲子中的年份名称,比如1836年、1896年、1956年、2016年等等(60年为一个周期),对应十二生肖中的猴。

画家绘制该幅画作已有八十五高龄,自其生辰及落款日期对应,推断为1896年创作,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百年沧桑,花开花败,画中梅花美景,随世间变化却不失暗香姿态,展现着其高洁品格与难掩的魅力。

嘉兴秀水董棨家族是清代嘉兴地区有代表性的艺文家族,其祖孙三代在诗、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董棨的画论《养素居学钩深》中的画学思想,放在当代仍然值得学习与研究。而除了临摹老师方薰的《太平欢乐图》之外,董棨的山水以及花鸟册页也都十分精彩。

董燿作为第二代传人,不止画学继承家法,更是在诗文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且有诗稿留存至今。

董棨之孙董念棻,在环境的影响下,更是将金石学融入进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为家族艺文的传承增加了新鲜的内容。

而纵观整个董氏三代在绘画风格上的转变、以及其从事艺文活动的情况来看也正是时代的缩影。

董念棻 壬辰(1892年)作 梅花图 立轴

• 上海古猗园 •

文字|文保(基建)科

排版 | 思思

图片丨上海古猗园

审核丨文保(基建)科

原标题:《每周猗赏 | 董念棻 绘《梅景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