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 正文

君子务本_君子务本_全球看点

2023-05-07 09:16:34来源:科学教育网

有关君子务本_君子务本这方面的知识,估计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君子务本_君子务本的相关内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小编肥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君子务本,君子务本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君子务本1  整子/2006/1/7论语/学而  有子,据说是孔子的弟子。

2、名若。

3、有子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4、这个[本]是什么呢?是孝弟。

5、事父母叫孝,事兄长为弟。

6、孝弟是仁之本。

7、这个[本]的意义,仅仅是相对于概念的层面上来说,作[基础]的意思来解。

8、如果是相对于现实中的道德修为而言,则必须作[根源]的意思来解,并且仅仅是在个人的方面来说的。

9、  有子的这种观点来自于他的一个默认的前提---为人要是孝弟者,是不会犯上作乱的。

10、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

11、正确根据文本的意思去理解,应该说是[鲜矣]即少有。

12、也就是说,为人孝弟者,而好犯上者,是有的,但不多。

13、那么作乱的人几乎可以说没有。

14、  1,犯上---在宗法制度统治的社会下,冒犯比自己无论在社会或 家庭中长官和长辈。

15、  2,作乱----滋事生非,使社会中的原来严格的等级制度发生上下错位。

16、以下凌上。

17、  理解这些观点,有一个前提是必须重视的---即这里仅仅是从个人和个人的道德修为方面来理解,并以此为出发点。

18、对于犯上,事实的的理解重心在个人和家庭的关系中实现。

19、而作乱,则是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实现。

20、当个人具有孝弟的先前默认的性质时,犯上者很少,而作乱则根本不会。

21、因此,有子认为,实现社会中的仁,则必须建立在个人的孝弟基础上。

22、  从这里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孔子的那个时代正是周朝由衰到乱的时代。

23、但周朝在社会民间所建立的宗法制度和一些祖先崇拜的宗教原则已经深入人心,牢固扎根。

24、因此有子的话就有了这个默认的说法作为他的结论的前提。

25、  本----个人方面道德本质的确立。

26、  道----即个人在社会层面以上面所说的[本]为基础进行行事。

27、从而在社会中建立一种榜样或标准。

28、  下面有一句是孔子的插诨打科。

29、[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0、不知这句话是说有子呢?还是在说[仁]?不得而知。

31、但一般理解是后者。

32、孔子认为,美言美色,很少具有仁的特征或表现。

33、孔子的这句话,包含二个方面:  1,说和做。

34、仁应该是在人的行为中实事求是地做出来的,而不是从口头上说出来的。

35、  2,本质和现象。

36、真正的仁是重其本,而不重其色---即表面现象。

37、  分析了这句话,说明了孔子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比较赞同有子的观点的。

标签: